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

暑假快過,準備繼續窮遊旅程@7Aug2017


自從七月從東京回來後,暑假也是留在香港(因為暑期出遊並不合經濟原則),明天參加了一個兩天一夜內地勁Hea食食食團,八月尾會到台灣走走,便正式踏入九月重新出發的日子了,未來半年會很少在香港,從第一站的大阪到第二站的首爾,再從台北及宜蘭,到第四站的首爾,第五站到名古屋,接著是大阪及東京,最後是2017年的尾站福岡(第八站)。

第二站及第四站的首爾,目標是遊漢都長城及其他步道,期望可以繞長城一圈,便暫別首爾,繼續濟州島的環島遊,並開始探索釜山。

第一站的大阪主要目的地是神戶及京都,期望這次可以慢遊神戶未到過的地方,將來便會向和歌山及奈良進發,京都則會向「山」。

第三站的台北是這年「三送一台灣機票」計劃所送得的,選了長榮航空公司卻只能到台北,所以順便實踐台灣環島遊的北面遊,留下花蓮日後主力遊,這次便先到宜蘭。

第五站是第一次到的名古屋,暫未有任何瞭解,留待完成第四站先算。

第六站的大阪遊,主要目的地是京都追楓,尤其是留待追楓時才去的嵐山,所以會在京都留三晚。

第七站的東京,目標是多次也因天氣而改變行程,未有前往的輕井澤及高崎,或會住一天河口湖,全力追楓。

第八站的福岡,是為明年追櫻而探路的,跟名古屋一樣是第一次前往,有時間才上網瞭解。


踏入2018年,正式展開較長日子的窮遊,第一站是大阪京都琵琶湖神戶及和歌山,第二站是北海道,第三站短遊高松,第四站是福岡追櫻,第五站是北海道追櫻之旅,第六站是高雄墾丁遊,第六站是濟州環島西南遊,踏入暑期便正式休息,亦是這窮遊世界的檢討時機,究竟是繼續還是暫停,甚至終結?不單要看看未來的投資,更要看看這經歷是否真的有讀者,假若只是自己一個活在這世界,先不談是否出書,也應檢視是否繼續堅持寫下去。


原本2018年北海道的追櫻之旅是先往山形,上秋田及青森,再到函館及札幌,近日再三考慮下決定不要太貪心,這次集中北海道(或許會先到河口湖賞櫻,視乎酒店供應及費用而定),始終北海道不會經常去,下一年有機會才集中到山形、秋田及青森追櫻吧。


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

半年投資回顧@Jan-Jun2017


半年投資回顧


過去一季,我估計恒指24,000點應離高點不遠,所以大部分股票已沽出及沒有太多買賣,第二季主力學習及檢討強積金事宜,最後總結頭半年的獲利仍是佔全年的30%,沒有上升,未能達標,唯有寄望下半年了。

無可否認,看著恒指由24,000升穿26,000點,心情總感到可惜,不過我要學習紀律,學習不受情緒影響自己的決定,每天維持少看股巿,多陪家人,多做運動,繼續走在世界某一角落,認識自己。這樣,生活才可以較健康的成長,尤其是我這樣的年紀,若長時間受負面情緒影響,身體會出現轉壞的可能,過往身邊的親人所面對的病痛,仍歷歷在目。

若股巿仍繼續向上升,估計今年的投資目標未必能達到,這影響到下年的生活費用,正因為這樣,我更加要小心投資,否則出現虧損便影響更大,希望不需要動用生活儲備就好了。


強積金


雖然過去一季沒有買賣,但對強積金的認識多了,反而多處理調配強積金。經過2次的轉換,我將7成的高風險基金轉到最低級別的利息基金,有人會問一些問題:

1. 若股市繼續升,那便失去了高位減持的機會?

若我真的能知道哪時是高位,當然會等,但我根本冇能力預計,好像香港發現第一宗豬流感時,恒指一天升近千點,在英國意外脫歐時,恒指亦是升,誰能估計到呢?由20,000點升到24,000點時,誰會知升到27,000點呢?既然我不知何時是高位,便選擇分段沽出。

2. 若基金一升不返回沽出價怎辦?

其實我不擔心未來20年基金一升不返,歷史是不斷重覆又重覆的,我反而擔心在跌回沽出價後,我未能夠守紀律買回,人總是生活在貪心與擔心裡。

無可否認,未能在最高位減持而在下跌時買入是可惜的,可是,有多少持有強積金的朋友,有關心過自己的強積金戶口回報呢?又或是發現上升了時會轉換至較低風險基金呢?這些人最後都是只看到一幅上升下跌圖,升時開心一刻,跌時埋怨強積金,實際上甚麼也沒有變。

我自己定下在低沽出價10%時買回,我不貪心,10%不是很多,但在未來20年裡成功5次便能成功增值。

3. 為何要轉換至利息基金而不是中風險呢?

中風險還是低風險,其實主要是個人對未來基金或股巿的看法,若覺得未來極大機會繼續升,那為何要轉呢?若是覺得50/50機會下跌,轉至中風險亦是一種策略,若是覺得極大機會大跌一場,為何不轉至最低風險呢?要知道基金下跌時,所以基金也會跌(或許那時債券等低風險基金會升也說不定),是跌的比率有多少,當然高風險下跌幅度會比中風險大。

我有一個想法,我視強積金是我60歲時的禮物,若轉至利息基金而被通賬蠶食,我也在今天鎖定了利潤,不升也不跌,在這心態下執行買賣,會輕鬆許多。當然,我仍相信美股 上升近十年至歷史高位,或許仍有一段瘋癲的日子,但我不相信可以維持到20年後仍只升不跌。


輕鬆不追回報的兼職


離開了十多年的社工行業,原本沒有打算做任何兼職,只想留在港時到惜食堂(今年目標機構)做義工,享受一心幫助別人的生活,不用分心處理人事關係,不必要討好別人,亦不需要擔心他人的計算,後來有朋友邀請我試試一面旅遊,一面做兼職。

朋友邀請我先考保險牌,接著給自己一個目標去嘗試,我分享過我不想為賺錢而做保險,亦不會找家人及朋友作推銷,只想有機會繼續認識新朋友,分享自己的旅遊及理財經驗,朋友表示不會給我壓力,因此我趁在港的日子考了牌,包括旅遊保險牌(對於考試,我自小受無數訓練,所以不擔心會不及格呢!哈哈!)。

正式有牌後有些人曾與我討論保險事宜,最終我也建議對方不要買(或是想清楚才買),我希望我所賣出的每一份保單,是真的為幫人而賣,對方買了不會有任何後悔的感覺,否則我過不了自己,特別是我沒有打算為賺錢而做保險,賺到的是Bonus。

因此,我的家人及朋友請放心,我不會因為推銷保險而找大家見面,就算大家有關保險的問題,我也樂意回應及幫大家,不會要求幫我買,而有關旅遊保險,我知道自己有三成佣金,所以我可以俾大家七折,有需要便找我,舉手之勞呢!


旅遊保險


身邊有些朋友對旅遊保險的心態,仍是出發前才買,或是以平取勝而沒有留意保障額,而網上的朋友也一樣,因此,我多了在網上的旅遊平台教導有關旅遊保險的事宜。

以下有些事宜可以分享:

一。出了機票後便應買旅遊保險,不單是因為價錢一樣(早買早享受保障呢!),而且是因為出機票後若發生如旅遊警示,影響行程是可保的,若當時未買旅遊保險的話便後悔了。

二。現在選擇廉航多了,面對延期或取消機會大增,大家要留意若非天氣惡劣或機件故障等而延期或取消(即意外),旅遊保險是不保的,特別是航班調動或取消時,要留意航空公司的原因,若是屬於航空公司的營運問題(即人為,包括空管),保險公司是不保的。

三。每個人選擇旅遊保險的考慮因素也不同,若考慮旅遊保險費用大於保障額,則要接受賠償時的賠額較低。即使是考慮保障額也可以分兩大類,一類是有關財物的賠償,另一類是人身醫療上的賠償,大家要好好看清楚購買的旅遊保險是否適合自己,避免有事時才後悔保障不夠。

在我而言,在旅遊的時候,我最關心的是醫療保障,財物保障都是有限錢,而醫療則可大可小(包括回港後的醫療跟進),所以有些保險收費可以便宜一半有多,可是看清楚其保障額,亦可以由1,200,000醫療及人身保障降至600,000-800,000保障額,當面對保賠的時候便知道問題重大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