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

適合窮遊者特質



首先我們先講解特質一至特質三。

特質一:自畢業後已有儲蓄的習慣,並持之而恆


「畢業」這定義可以很廣泛,現實裡最理想(或最基本)的畢業當然是大學畢業,但我不能否定副學士畢業、中六畢業,甚至中三畢業的人不能找到工作以達致儲蓄的習慣,並持之而恆,例如一個紥鐵工人的工資較一般大學畢業生的工資更多,一個豬肉分割員的工資亦不算低,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儲蓄的習慣。

儲蓄的習慣是增加資本的重要元素,實際與工資高低沒有必然關係,例如一個月薪5萬的管理層,不代表他會有儲蓄的習慣,他甚至入不敷支;一個月薪1萬的文員,不代表他沒有儲蓄的權利,他擁有的資本甚至可以較別人多。

無法持之而恆增加資本,便永遠不能達致財務自由的機會。

特質二.工作收入穩定,每月有盈餘


擁有了特質一,不代表必然達致財務自由,因為受特質二的影響極大。有了儲蓄的習慣,但每月入不敷支的話,又怎樣可以靠儲蓄增加資本呢?即使每月有盈餘,但所儲蓄的不多,是不能夠擁有足夠資本達致財務自由的。

那麼,要擁有多少的資本才是足夠呢?我們如何善用特質一以儲蓄足夠資本呢?往後會再談。

特質三.擁有抗拒物質的忍耐力


收入與支出是直接影響每月的盈餘價值,要儲蓄的資本愈大,便要擴大收入與支出的差距,簡單來說便是減少支出。有人會問是否要節衣縮食,甚麼都不買呢?支出可以分為「必需品」與「奢侈品」,必需品包括日常基本衣食住行,奢侈品包括享樂或興趣等,最極端的是只支付「必需品」,但這不是一個健康的選擇,我們在減少支出的同時,亦要關心自己的心靈健康呢!如果這節衣縮食的生活讓人感到厭倦,會影響那人持之以恆的動機,因此,我們要學習平衡生活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